close
從幼稚園借回一本書 "教室vs. 劇場 好戲上場囉!"
作者葛琦霞是張湘君老師的弟子
如何運用此書呢?
作者建議 從兒童文學著手 因為故事貼近孩子的生活經驗
再加上圖畫書的插畫容易被孩子理解
閱讀完之後 再加入創作性戲劇
雖然書內介紹的是中文故事書 也以中文來做戲劇表演
但活用在英語教學上 應該也可應呼出同樣的效果吧!
我雖期許自己是個故事老師 但若是能應用戲劇讓孩子更能理解故事內容
也藉此訓練表達能力 那何樂而不為?
摘自葛琦霞說的話
"老師要找出自己內心裡的小孩 跟孩子一起玩
欣賞孩子在活動中發揮的潛能和創意"
說的真好 (我就說不出這麼知性的話哩)
作者書中提到的戲劇遊戲並不需要華麗的道具
隨手可得的道具皆可 例如鈴鼓 面具 手電筒 手帕 布條 水管
甚至肢體就是最好的道具
當然這需要老師的示範 提示和指導
舉幾個書中的例子
大海和船
可以先表演船的擺動(身體一上一下 有搖晃的感覺)
然後讓大家手牽手 變成大海 搖擺手 便有海浪的感覺
種子
小朋友的身體縮到很小很小 慢慢伸出一隻手 當作發芽
再伸出一隻手 最後身體慢慢伸長 長大 並長成一朵花苞
風在草的上頭跑來跑去
全班的孩子當草 老師的手當風 當手擺動 到哪兒時
小朋友就要把身體低下 彷彿風吹過草叢一般
雨傘開花
兩三個孩子手牽著手 一起網上伸直手 就變成傘骨了
接下來 老師當風去搶雨傘 小朋友假扮的傘骨往旁邊拉開 變成開花的樣子
原來肢體能夠表達出這麼多情境! (可是 怎麼辦? 我沒有這麼多創意耶!)
全站熱搜